
三農直通車綜合報道:3月21日,河南哪吒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哪吒公司”)生產的西峽香菇和獼猴桃,以及中山佳大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稱“佳大公司”)生產的佳大橄欖油,在上海大宗農產品(000061)市場(CCBOT)上市。上海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董事長費建指出,與資本市場對接,將利于打破麻豆精品一區二正一三區增產不增收的困境,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銷定產”。
提高定價效率
近兩年,市場出現“蒜你狠”、“豆你玩”等農產品價格亂象,但麻豆精品一區二正一三區卻“增價不增收”。上海大宗農產品交易市場董事長費建認為,造成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在于中國沒有建立起科學的農產品定價體系。
此次地方特色農產品對接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資本市場,國務院研究室綜合司司長陳文玲表示,大宗商品中遠期交易市場面臨實物交割比率太低的現狀,應該采取措施提高實物交割。
“‘百縣百品’工程就是我們采取的措施之一。”費建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百縣百品”工程是從中國上千個縣(市)中選出近百種具有地方特色、易于流通的農產品品種,通過上海市大宗農產品的交易平臺,進行現貨流通交易。
費建表示:“在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上市的‘靜寧蘋果’就是‘百縣百品’工程首批上市品種,目前‘靜寧蘋果’的實物交割率大大高于此前一些品種。”可以看出,通過“百縣百品”工程選出的上市品種交易中投機成分較少。
增加流通便利
除了定價效率提高外,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還對流通體系進行優化,使農產品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以銷定產”。
記者了解到,上海大宗農產品市場已經初步形成了建立在全國統一農產品大市場基礎上的現代“農消對接”農產品交易與流通模式。
整個市場的業務模式分為五個層次,基礎層:農產品信息網站;第二層:農產品競價交易(招標、拍賣);第三層:農產品掛牌上市交易;第四層:農產品專場交易(創業板);第五層:大宗農產品中遠期交易(主板),形成適用各種農產品交易的需要,農產品生產者與消費者無需見面,就可以通過網上實現直接“面對面”交易。
在整個交易流通體系中,CCBOT根據全國農產品成交的數據,提前進行農產品的流向配置,確保所有農產品準確配置到目標市場。以河南西峽的獼猴桃為例,全年產量為5萬噸,年初主持交易商(地方政府指定的銷售企業)就開始在CCBOT平臺陸續賣出交易,全國消費者采購商紛紛競價交易,五六月后全部生產計劃賣完。采摘交割季節一到,就按照配置好的交割計劃,地頭一邊采摘,一邊裝箱,同時質量檢驗,封箱裝車,24小時內就基本抵達全國所有的目的市場,全部上貨架或采購消費者在指定批發市場提貨完成,完成整個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