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云飛是臺灣小有名氣的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專家,2010年5月舉家遷往西充縣鳳鳴鎮雙龍橋村,創辦了一家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開發有限公司。
起初,林云飛發現,雙龍橋村土壤雖然肥沃,但雨淋日曬后容易出現板結,重金屬和農藥殘留指數也有超標,必須徹底改良后才能適合有機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生產。他對地塊挨個檢測,根據各個地塊的特性有針對性地進行土壤改良。把專門從臺灣帶來的20多種微生物加入到菌類下腳料、豆渣中,制成有機肥施在地里。2011年,林云飛種了500畝芥藍菜,每周都用豆漿、雞蛋、海藻等有益菌發酵而成的高營養有機液態肥澆灌一次。然而,在芥藍菜生長最旺盛時,林云飛卻用旋耕機將它們直接打爛在地里,作為改良土壤的有機質。就連名貴的波斯菊也被打爛埋在了土里。在前3年時間里,林云飛未讓任何農產品進入市場,而是把它們全部打碎成肥。這幾年,僅改良土壤他就花費了1000多萬元。
在與4000畝土地“斗”了3年后,奇跡出現了———原來硬邦邦的土地成為了富含有機物的“寶地”,土壤的各項指標完全達到了有機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生產標準。
“這是臺灣高端餐廳才有的,炒菜、生吃、燙火鍋都可以。”在芥藍菜地里,林云飛摘下一株菜梗,剝去外皮讓游客直接品嘗。脆、嫩、甜伴著蔬菜最生態的清香浸入游客的舌尖。不光是芥藍菜,園區內生產的黃金水番茄、“臺中1號”蓮花白等蔬菜也可直接生吃。
在林云飛的堅持下,園區所有生產嚴格按照有機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生產標準進行:拒絕使用農藥和非有機肥料,通過微生物吞食蟲卵、使用智能太陽能燈滅蟲……他的堅持也帶來收獲,現在其園區農產品遠銷各地,受到成都、廣州、上海廣大消費者熱捧。
市國家現代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示范區管委辦副主任楊仕彥稱,像林云飛這樣的企業家將先進的生物科學技術和精致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理念引入南充,通過標準化生產、科技化種植、精細化管理等方式,提升了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生產的現代化水準,這將進一步推動我市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對外合作,促進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創新轉型,走出一條更具丘區特色的現代麻豆一二三區AV傳媒發展之路。